孩子进入青春期,这3件事家长一定要知道(别让自己追悔莫及)
朋友小兰的儿子刚刚上初中,正处在叛逆的年纪,不是上课打瞌睡,就是和同学打架……
孩子不仅在学校令老师头疼,在家里更是让父母头疼。
就在昨天,小兰洗衣服的时候,发现儿子的口袋里竟然装了一包烟,她顿时火冒三丈,拿着烟,就去质问儿子:“你不好好读书已经够气人了,还学会了抽烟,你干脆把我气死好了。”
没想到儿子却说:“你死不死跟我有什么关系?烦死了!”
小兰哭着给我打电话:“你说,我养大他吃了多少苦,他现在每句话都像是在我的心尖上捅一刀。”
听小兰这么说,我倒是想起了一件往事。
几年前,我们一起带孩子去沙滩玩,孩子们在堆城堡,我们一群妈妈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聊天,听见哭声,我们过去看,原来是城堡塌了。
小朋友们都说,是小兰的儿子弄塌的,于是,小兰不分青红皂白打了儿子一巴掌:“你一天就会搞破坏,能不能好好玩?不能就自己一边玩去!”
我们连忙打圆场说,没关系,小孩子嘛。后来我们才知道,小兰的儿子是在城堡要倒塌的时候,急忙伸手去扶,但是城堡还是塌了,大家就说是他弄塌的。
到底是小兰养了一只“白眼狼”,不懂得感恩,还是她从一开始就没弄明白,是自己亲手毁掉了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,把最亲密的孩子,养成了仇人。
都说青春期,是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。
孩子小的时候,他身体和心理的力量不足,无法和家长对抗,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,往往会被掩盖住。
当孩子进入青春期,他渐渐有了力量,和家长就有了冲突。
如果亲子关系里,不弄明白这3件事,父母和孩子都会很受伤。
来源:视觉中国
有信任的根基,才有好教育
被称为美国最优秀的教师雷夫说:“信任,是一切教育的起点。”
他和学生们分享过一个信任的游戏:有人向后倒,后面的同学接住他。
这个接人游戏就算玩过100遍,只要有一次有人开玩笑,故意不接住,他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,而且这种破裂是无法修补的。
这个游戏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:信任是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一种情感,失去一次,就永远失去了,无论多后悔都于事无补。
信任在亲子关系中,更为重要。
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,她说家里保险柜里的8000块钱不见了,夫妻二人怀疑是孩子拿的,对孩子进行打骂。
任凭孩子怎么解释父母都不信,绝望之下他选择了离家出走。
不信任孩子,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破裂。
来源:视觉中国
像这样毫无根据就怀疑孩子的行为,在家庭教育中,也很常见:
父母下班回到家,看见孩子躺在沙发上玩手机,情绪一上头,就对孩子说:“整天就知道玩手机,作业也不知道写。”
孩子把新买的玩具弄坏了,父母开口就说:“你就是不知道爱护玩具,一个玩具你绝对玩不过三天。”
孩子和同学打架后,父母批评道:“你肯定有错,不然别人为什么打你?”
这些话,乍一听,好像没什么,但如果仔细推敲,就会发现父母对孩子缺乏信任。
看见孩子玩手机,不代表孩子没有写作业;
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,不代表孩子没有爱护玩具;
孩子和同学打架,也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有错在先。
这些不信任都是悄无声息的,对亲子关系造成的伤害也不会立即显现,所以往往会被父母们忽略。
但是长此以往,对亲子关系的破坏,却显著而深远。
教育家陶行知曾说:“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。”
父母应该如何信任孩子,搞好亲子关系呢?
尹建莉老师一语中的:“从现在开始,你信任自己,你知道自己是非常好的妈妈,非常好的爸爸,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孩子,就这么简单。”
孩子最终都会活成父母相信的样子,这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来源:视觉中国
说软话办硬事,有爱有底线
我妈妈是我见过最勤劳的妇女,但是她的勤劳总是让我感到窒息。
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,每天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。
但她总是一边干活,一边抱怨:“你看看你,这么大了,还不会收拾,房间乱七八糟的。”
明明是在关心我,我心里却不好受。
我听不下去了,自己开始打扫,她又说:“你放着,做了还不是要我返工,你就别添乱了。”
妈妈的处处包办加控制,压得我喘不过气。
这导致我总是否定自己,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。
所以,当我做了母亲,我试着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和尊重。
他说不想洗袜子,我就说:“不想洗就不洗,休息一天,明天洗也是可以的,在妈妈心里,你就是一个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得很好的孩子。”
晚上加班回家,他还在玩电脑,没有开始写作业,他后悔又内疚,我摸摸他的头说:
“没事,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平衡好学习和玩耍了,如果今天晚上作业没有写完,你可以自己调闹钟明天早上起床补作业。”
终于在儿子这里,我收获了一段亲密的亲子关系,我们随时可以抱抱,随时可以表达爱,儿子也很独立,学习几乎不用我们操心。
父母习惯性地对孩子说硬话,办软事,就算父母的初心是好的,也很伤害亲子关系,因为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。
父母说硬话,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,把孩子从情感上推开,导致对立;做软事,又侵入了孩子的边界,帮孩子承担了本该他自己承担的后果,阻碍了孩子的成长。
父母想要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,就要学会说软话,办硬事。
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着想,给足理解和关爱,做好情感连接,但是在孩子自己的事情上,严格划好界限,让孩子自主做事,承担自然的后果。
来源:视觉中国
和孩子争输赢,双方都会输
我遇到过一位妈妈,她对女儿的管理极其严苛,只要是她认为对的事情,不管是用威胁、惩罚还是冷暴力,一定要让孩子认同自己。
有一次,女儿将她新买的口红一不小心摔断了。
她足足骂了女儿3个小时,最后是女儿哭着向她道歉,说以后再也不敢拿了。
她说当听到女儿不停地道歉后,她竟然有一丝快感,赢了女儿,她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
追溯她的童年,才知道她为什么非要让孩子认错。
在她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对她全方位控制,包括她做什么,怎么做,都得听父母的,不允许她有自己的主张。
从小一直被压抑的内心,终于可以在弱小的女儿面前得到释放,以前如何输给父母的,现在就要如何赢孩子。
她的快感来自:输了这么久,我终于赢了。
但是看到孩子惊恐的眼神,她又自责不已。
经过多次心理咨询,她释怀了,自己成长过程中渴望赢的需求,不应该在孩子身上索取。
后来,她在大量的阅读中,疗愈了自己,成就了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。
其实,每位父母都可以像这位妈妈一样,先去疗愈自己。
做内心丰盈的父母,自己承载着自己的喜怒哀乐,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,不用再去和孩子争输赢。
心理咨询师常军老师讲过一个自己的案例。有一次,他拆了女儿的包裹,女儿回来发现后一下子就怒了,觉得爸爸不尊重自己,说的话很难听。
常军老师也很生气,女儿拆过他更多的包裹,要是理论起来,他的行为也没有多大点事儿。
但是常军老师知道,赢了嘴巴就意味着输了情,他选择示弱,提着行李箱说去奶奶家住一周,给女儿冷静一下。
女儿说:“你别在这儿演戏了。”
说完,父女俩都笑了。
父母和孩子争论对错,试图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殊不知,正是这些争论,一点一点地破坏了亲子关系。
父母的示弱不是软弱,而是智慧。
在行为上输给了孩子,却在情感上赢得了孩子。
把亲子情感筑牢,父母便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,引领他们前行。
来源:视觉中国
写在最后
父母对孩子的爱,毋庸置疑。
但如果爱用错了方法,就变成了互相伤害。
愿父母们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,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爱有方法。
让我们携手共筑一种充满理解、尊重和爱的良好亲子关系,体验育儿的喜悦和成就感。
作者:知习,养育两个男孩的职场妈妈。我坚信,每个妈妈都能活出自己的幸福,绽放出独特的光彩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